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國民黨蔣介石發動的第四次“圍剿”中失利,主力被迫向西轉戰,12月上旬抵達陜南,得知四川軍閥混戰,川北空虛,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曾中生等決定進軍川北建立根據地。17日先遣部隊紅73師217團從陜南出發,18日到達通江兩河口,其余部隊19日相繼出發,紅軍在巴中的軍事斗爭由此拉開序幕。
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轉戰川陜邊,以巴中為中心,創建了歷時2年5個月的川陜革命根據地。川陜蘇區被毛澤東肯定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區域”。巴中居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陜省黨政機關駐扎巴中境內,四次中共川陜省黨員代表大會和三次川陜省工農兵代表大會均在巴中境內召開。巴中是根據地對敵戰斗的主要區域,是反“三路圍攻”的主戰場,是“三次進攻”戰役紅軍向外擴展的出發地,是反“六路圍攻”的西線主戰場,在巴中境內犧牲的紅軍人數最多,紅軍親手在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建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集墓,集中安埋了數千名紅軍烈士。在巴中境內建立的市、縣級政權有1道1特別市9縣2特別區,分別是:巴中道,巴中特別市,赤江縣、赤北縣、紅江縣、南江縣、長赤縣、巴中縣、長勝縣、恩陽縣、江口縣,苦草壩特別區、洪口特別區。巴中各地普遍開展土地革命,加強經濟社會事業建設,為根據地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